本文作者:访客

北方为什么出现高温湿热情况 副高北抬带来“桑拿天”

访客 2025-07-07 16:59:11 65303
北方为什么出现高温湿热情况 副高北抬带来“桑拿天”摘要: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居民感叹这种潮湿感如同南方的“回南天”,饼干变软,衣物也容易发霉。北京也是受此次...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居民感叹这种潮湿感如同南方的“回南天”,饼干变软,衣物也容易发霉。北京也是受此次天气影响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的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的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

关于北方为何会出现如此湿热的天气,专家解释说,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有关。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引导夏季风向北推进。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导致了高温高湿天气。虽然最高气温在30℃左右,并未达到高温标准(35℃以上),但高湿度使人感觉温度更高。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指出,近期北京的“桑拿天”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来的暖湿气团所致。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远离城市建筑区的百叶箱内测量的,而体感温度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增幅越明显。例如,在不考虑风速和太阳辐射的情况下,当气温达到32℃且湿度在50%左右时,体感温度就可达到高温标准;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体感温度甚至能超过50℃。

实际上,北京每年夏季都会有一段时间出现这样的湿热天气,通常出现在7月中下旬。今年的湿热天气明显提前,至少早了十多天,这与东亚地区的天气形势变化有关。我国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每年雨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南北进退规律。如4月至6月华南前汛期,雨带在广东、广西、福建一带;6月至7月为江淮梅雨期,雨带北推到长江、淮河一带;7月至8月为华北和东北雨季。今年江淮流域的梅雨季发生早,出梅也早,副热带高压北推,造成华北较早出现湿热天气。类似今年的情况尚不能说是新常态,只能说是异常态。北京夏季气温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确实出现了上升趋势,只要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扭转,这种状况也难以改变。

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有显著影响,会减弱人体散热能力,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对老人、孕妇、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来说,风险更为突出。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一般人群应做好室内降温,避开高温外出,主动多次补水并补充电解质;高风险人群需及时补水,避暑降温,适当使用空调降湿功能,多待在通风处和阴凉处,尽量不要外出,确保外出时有人陪伴,保持联系,不适时要及时就医;慢性病患者要遵从医嘱用药,监测健康指标,不适时要及时求助;户外作业者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时补水、补电解质,做好防护。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