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鸣鹤唳》影片评析:不止是动作,更是女性力量的惊艳绽放

影片《凤鸣鹤唳》同时兼顾着紧张刺激的剧情与深刻的人物刻画,并且其制作团队敏锐地抓住了女性个体在当今社会职场与情感上的困境,并通过精妙的动作戏安排,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内核与社会议题的紧密结合
虽然《凤鸣鹤唳》是一部设定在国际虚构背景下的英勇反击和绝地求生的故事。但如果仅此定义它为一部英雄主义的纯商业片,会显得太过狭隘了。因为它的故事所触及到的话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及普遍性。起初,女主刘洋遭遇着职场歧视和情感纠葛,到后来面对强敌的坚韧不屈的人物转变,体现了影片对当代女性成长的社会议题之关注。
另一方面,影片对人性的复杂性也做了深刻的探讨。刘洋在最后绝境中的挣扎与抉择,彭一鸣在犹豫后选择伸出援手,以及代表团中卡西迪之后的背叛,都在直面地讲述着人性中的两难。
故事与人物的精彩交织
在跌宕起伏的剧情里,《凤鸣鹤唳》影片故事的推进和人物的刻画是同时进行的:主线里拯救整个国际安全部门的任务和副线里的男女主情感之羁绊,形成的相辅相成的影片结构,让人观看下来不觉乏味,反倒有诸多可圈可点的惊喜。
如女主刘洋在部门中因为语言、文化、以及性别而遭受同事的质疑和打压;在她男友彭一鸣事业受挫向她传递着严重的情绪焦虑和困顿,这些情节都完美打造了真实世界里,真实人物面对现实的脆弱的一面,让观众立马共情到刘洋的处境。
所以,比起其他的现代类型动作类影片中,为了抓住观众的心而乐此不疲地设定让人称羡的帅气角色和华丽的转场,《凤鸣鹤唳》做到了将人物最贴近生活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不过影片中期,在描写反派动机上略显失色,让观众觉得不够有新意。直到影片下半段,着重地刻画刘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枪林弹雨中求生,甚至能够反击并制服敌人。这一精彩的呈现,让最初的受害者蜕变成了勇敢的反击者。演员李冉对刘洋这个角色的理解也加分了不少,凭借她细腻的表演,让人不得不感叹这部电影获奖实至名归。
影像与节奏的精准把控
影片将个人情感困境与国际恐怖袭击这一宏大背景相结合的情况下,导演罗斯W克拉克森精准地把握了影片节奏的张弛。他的镜头语言延续着以往的影片中,细致入微的特写和流畅的运动调度。
尤其是在刘洋躲藏于通风管道中的情节,导演通过狭小的空间、压抑的光线和急促的呼吸声,营造出极强的窒息感,直接带给人命悬一线的紧张,使得影片的叙事节奏一点也不失娱乐性。再加上演员的给力的表演,直接传递着女性角色的韧性与情感张力。
制作团队在为这一情节的通风管道搭建,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使得导演拍摄的影像上的能够更加逼真。但如果吹毛求疵的话,影片将近一个半小时的长度里有占据三分之一的动作戏冲击,在略微欠缺亮点的背景音乐下,稍稍会带给观众疲倦感。
制作团队的匠心独具
这部影片的故事设定和大量的动作戏要求,对整个制作团队来说,可以感受到面临过的诸多挑战,一是市场上类似的动作电影层出不穷;二是启用女性角色为主角的动作悬疑电影也没有太多成功范本;两者更是加大了此部影片非常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但是,制片团队有效地整合了中美各方资源并且严格把控影片质量,对故事背景的国际化设定,对紧张刺激动作场面的掌控,再到对角色情感深度的挖掘都保持着较高的制作层面水准。不难看出导演罗斯W克拉克森在《凤鸣鹤唳》中对电影语言的娴熟运用,使得故事干净利落。增添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离不开整个制片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从选景、搭景、服化道的确定、演员的表现、分镜再到后期剪辑,凭借整个团队的合作,《凤鸣鹤唳》最终在影像交付出一个让观众满意的答卷。
结语
总的来说,《凤鸣鹤唳》这部电影能够引起热议,不仅时话题贴近社会热点,也是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真实情感流露,这种巧妙的结合,确实触动了即便动作场面有些地方见惯见熟,但是剧情的铺设、整体的节奏、人物的刻画以及最后主题的升华,都将影片推向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高度,非常值得观众走进影院去看的。(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