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一年演两个“婆婆”的迟蓬聊爆款剧《生万物》

从《小巷人家》中令人恨得牙痒痒的庄奶奶,到《生万物》里一门心思护着绣绣的大脚娘,迟蓬在一年内诠释出两个反差感极强的婆婆形象,让观众直呼,明年颁奖季,“想给迟老师一个最佳女配”。
或许有些观众并不知晓,这位近年来屡屡出圈的“婆婆专业户”,早在1983年就曾凭借国产剧《红叶,在山那边》中饰演的待业青年吴月一角,斩获飞天奖最佳女配角。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演员迟蓬,听她聊聊拍摄《生万物》这部爆款剧背后的故事。
从《小巷人家》到《生万物》,迟蓬演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婆婆。澎湃新闻记者 程娱(00:50)
谈到接下《生万物》的契机,迟蓬直言,她一听说这部戏由刘家成执导,立刻就动心了,“因为我特别喜欢他导的戏,终于能跟他合作了,剧本还没看,我就答应了。”
此前,迟蓬挑战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农村妇女角色,而大脚娘最吸引她的地方,是“如原生态一般的质朴”,“我在接到这个人物时,就特别清楚,她极其需要的是年代感,绝对不能把她演成当代农民。当代农民的状态和过去农民的状态截然不同,她一抬手一投足一张嘴,她的眼神就应该是那个年代的东西。功夫不完全都下在戏上,而是下在人物的年代感上。”
谈及为拍摄《生万物》做的准备,迟蓬说,“因为拍过这样的戏,有一些经验,我之前也做过功课。现在会看一些老照片,到书店去看看老的电影胶片拍的那些过去的人物,从那些黑白照片中,找一找那个年代的人物状态。”
演员迟蓬
大脚娘见着不平的事,肯定要说
作为大家的“梦中情婆”,大脚娘是一个永远站在绣绣这边支持她的人。聊到这对婆媳之间的缘起,迟蓬说,“那是一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大脚娘一开始是不接受的,但因为儿子大脚跟她说了一句,‘我看她好’,这句话在山东就是‘我爱她’的意思。她一看儿子说,他爱这个女人,她态度就立即180度的大转弯,就什么都没说,立即全盘接受了,因为她的心被融化了。”
迟蓬表示,除了对儿子的爱与认同,“她内心深处也对绣绣这个女孩子非常同情,遭遇了被马子劫走这样的事情,婆家、娘家都不要她,她觉得绣绣无路可走了,能到我家来,也是很好的事情。”加上儿子的爱意如此直白,自己作为婆婆就这样转变了观念,“儿子爱她,我就爱她。”
尤其是绣绣流产后,大脚娘来安慰她的那段,寥寥数语,令不少观众共情,随之落泪。迟蓬坦言,这种走心的情感表达,皆因大脚娘是一个发自内心善良的人,这是她的本能反应。
绣绣进门之前的封家三口“生活比较枯燥”,“忽然家里来了一个同性,她身上带来了很多我们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没见过的东西,大脚娘也是很欣喜的。”与此同时,迟蓬认为,对大脚娘来说,绣绣来了,她就多了一个作伴、聊天的人。“绣绣又懂事,大户人家出来的孩子,一点不娇生惯养,我也很感动,在她身上学到了好多之前没听说过的东西。她的到来,等于是把我们这一潭死水给激起了浪花。”
有不少网友反馈说,“希望封家四口的日常能演一百集”,尤其看到封二和大脚娘之间的互怼,十分有趣。迟蓬回应,“她怼他们,也是为了这一家子人,她想把这个家庭拧成一团,大家都奔着好日子去。”正因如此,在封二和绣绣发生矛盾时,大脚娘这个夹在一家老小中间的缓和剂,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会出场去弥补一些东西。”
“老伴有的时候怼我厉害,我也不好说什么”,绣绣来了,“我还有点小撑腰的感觉。谁要是对绣绣不好,或者把这个家弄得不愉快了,我会着急的,会立即去保护她。她见着不平的事,肯定要说。她不保护绣绣,谁保护绣绣?”大脚娘的希望是,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没有冲突,也没有矛盾,“这是她想要的好日子,再把饭吃饱,就是她最大的幸福。这个老太太是个很善良、宽容、大度,心中充满了爱的人,他们才会活成戏里的这种生活状态。”
大家像一家人一样,都努着劲儿想戏
谈及杨幂(绣绣)、欧豪(大脚)、林永健(封二)等合作的演员,迟蓬表示,大家的合作非常愉快。“他们都很用功,很用心,这个团队是我拍过的戏里头比较喜欢的一个团队。因为大家不仅是很和谐,像一家人一样,主要是大家都在动脑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找人物的感觉,在想戏,琢磨自己的人物。包括地主家那边,还有秦海璐那一家,这个组的整个创作状态,我特别喜欢。”
当记者问到,剧中许多生活化的对白,有没有“现挂”的戏时,迟蓬表示,剧本打磨得非常细致,基本都有写到,也有一些具体的台词,是大家的临场发挥。“比如封二说,人家媒婆说你比我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好家伙,我后来才知道,你比我大九岁。这就是封二自己编出来的,我又接上话了,说咋的,三堆砖呢?”
《生万物》截图
这样的细节,在《生万物》的片场不在少数,正是这样一遍又一遍的“磨戏”,才让《生万物》成为大家眼中的精品。迟蓬坦言,“比如封家四口,我们对完词以后,就会讨论哪个地方要下功夫,哪个地方要设计,每一场大家对了词以后,都努着劲儿。”
这样既和谐又上进的创作氛围,与导演刘家成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此前,澎湃新闻记者在专访刘家成导演时,他就特地称赞了迟蓬的表演风格,并鼓励她坚持自己的表演节奏,不要改变。
迟蓬回忆道,一开始,被刘导叫去谈心,她很忐忑,“我觉得是不是有哪里不到位,或者我再怎么调一调方向,人物的设计哪里还不完美,还不够,我犯着嘀咕,迈着小步就过去了。”
“没想到导演很亲切地说,迟蓬,你这个人物的感觉是对的,我回家剪了片子以后连起来看,你自己的节奏跟他们是不一样的,你现在把握的这个东西是对的,你不要忘记,就坚持你现在这些感觉,继续往前。那会儿我就特别踏实,我知道导演要什么了,我也清楚,我给导演的东西是对的。所以我跟他们在一起搭戏的时候,我就不能忘了这个人物的状态。”迟蓬说。
迟蓬表示,她在揣摩角色时,喜欢先给人物“号脉”。“有的时候,你刚接到一个角色,你跟她没有完全合到一起的时候,你会不知道怎么跟在角色后头走,我是怎么走,我才能赶上她,我才能跟她拥抱,所以会号脉,试试这样,试试那样,也是一种摸索。后来导演一说,我心里就轻松了,又高兴,知道了前进的方向。”
每天下了戏,她也会复盘和分析拍摄的内容,“检查我拍过的这些戏,我是怎么处理的,我是个什么样子。不光复盘当天拍的戏,也复盘从开拍以来的,这个人物的走向,你自己设计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对的。有哪些是跑偏了,有哪些是你觉得自己感觉很对,是这个人物的东西。”在她看来,只有不断地检查和审视自己,才能知道以后拍戏该怎么做。
在拍摄《生万物》的过程中,迟蓬戏说“玩得特别嗨”,“哪怕是一个过场戏”。“当你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时,怎么来就都是了,你要找不到的时候,怎么着她都不是这样的。你只要逮着她了,等于你把角色逮住了,抓到怀里了,跟她拥抱在一起,她的日子是你来过,你的日子是她来过的时候,怎么拍都怎么对。”
《生万物》剧照
“不要在家里太讲道理”
在《生万物》这样年代感很强的剧集中,如何诠释大脚娘这个角色,才能吸引当下的观众,与她产生共鸣呢?迟蓬认为,“在当下的人眼中,作为婆婆,作为母亲,作为媳妇,一定要宽容待人。当你宽厚的时候,你的日子也好过。你要是老看不惯别人,老是觉得别人都不对,不去替别人想,不宽容,就生生把好日子折腾成坏日子。”
她还主动喊话观众,“生活当中,不要太认真,不要太矫情,不要在家里太讲道理。只要不是原则的问题,过去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为什么把每天的阳光、空气浪费了,在家里纠结,在家里争吵,你在家里拿个冠军,吵完了,有什么意义呢?宽容一些,这样矛盾也少了,别往心里去,憨憨的,像大脚娘似的,么事都行。”
这种遇事云淡风轻,和和气气的态度,也映照到了大脚娘这个角色当中,成为大家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曾在《幸福到万家》《小巷人家》《生万物》等多部口碑剧中饰演个性迥异、反差感强的女性形象,迟蓬说,核心是要把握人物的脉络。比如大脚娘,“她的反差感来自年代感。那个年代,她什么都不懂,是一种下意识的流露。后来诠释的婆婆,都是当代了,电脑什么都有了,大家也成熟了,也市侩了,所以她们会为自己的利益,争一个自己的地盘,争一个自己的位置。她们都是为了家好,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做的事情和对待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幸福到万家》里,她饰演的林桂枝,一开始有点“夹着尾巴做人”,“她会对幸福说,不要为了你个人,你妹妹受了点欺负,就把领导给我得罪了,这是我们家要命的事儿。”但是后来,她与幸福接触多了才知道,“做人不要唯唯诺诺的,要敢说敢做、敢爱敢恨,要扬眉吐气,而不是做小伏低,只为生存。她跟着幸福一路走过来才知道,我的腰应该是挺起来的,闹了半天,我之前趴在桌子底下过日子。所以她特别欣赏幸福。”
《幸福到万家》剧照
而切换到《小巷人家》,迟蓬则认为,“庄奶奶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她要教育别人,要改变别人,那个年代的家长,基本上都是那个样子。现在年轻人很反感她,我倒挺高兴的,大家要恨不起来她,这个人物可能没有演成。”迟蓬分析道,“过去的家长,不太会保护每个孩子的利益和性格,什么她都不会呵护。她就觉得要平均,你家过好了,你就得分给别人;别人家没过好,她不去说,你要努力,这种思想比较传统。”
《小巷人家》剧照
“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更甚于拿奖”
早前,倪萍在微博发表了一篇讲述她与迟蓬友谊的文章,再次谈起当年迟蓬落选金鸡奖女配,倪萍公开为其抱不平的事。这也让迟蓬在《生万物》收官后,再次登上微博热搜。
作为一部全员上桌、台网双爆的优质群像戏,《生万物》于近日举办了庆功宴,封家四口齐齐合体。被问到是否展望明年的颁奖季,迟蓬表示,“这个戏明年如果获奖,那太棒了。那就是给我们40℃的天,穿着棉袄,大家疯狂工作的一种回报,给大家的一种鼓励。”
封家四口在《生万物》庆功宴合体
聊到她个人的奖项,迟蓬则谦虚地说,“如果能拿奖,对我是个鼓励,我很感激,拿不到奖也无所谓,主要的是自己在这个戏里学到了东西。能拿到奖我太高兴了,我也期盼着自己能拿奖。但好演员挺多的,不一定轮得到我。”她坦言,“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更甚于拿奖。”
迟蓬说,“拍《生万物》最大的幸福感,就是演了一个跟我自己不一样的人。演员喜欢塑造角色,我和大脚娘还是有距离的,我能把她完成了,大家都喜欢,我就很满意。”
她也毫不吝啬对整个剧组的夸奖,“大家的喜欢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第一,编剧把这个人物写活了,原小说里边这个人淡淡的,编剧改了以后,把这个老大娘写得非常鲜活。再有,导演给了我一些东西,对手演员也互相给予,也给了我一些东西,我挺沾光的,我觉得挺荣幸的,占便宜了。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我的努力,但是不能排除这个人物本身写出来,已经完成一半了。”
在她看来,《生万物》剧组给了她稳稳的安全感,“你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个角色里边,在现场,你有一种找到人物自我感觉的安全感。如果我找不到这人物的感觉,我就会忐忑、焦虑。”
谈到现阶段接戏的标准,迟蓬说,还得看剧本和角色是否中意,“有喜欢的人物就接了,有的剧本你看它写得也一般,没什么人物特点,就不接了。”
至于想挑战的角色类型,迟蓬希望自己能跳出舒适区,尝试更“知性一点的女人形象”,就像她之前在《觉醒年代》中客串的葛健豪。
《觉醒年代》截图
迟蓬享受与优秀团队碰撞出火花的快乐,“演员都喜欢和好的导演合作,不白跑一趟,能学到很多东西,特别幸福,到那儿能玩得特别嗨,特别过瘾。戏份多,当然是更幸福,能延长这种幸福,戏份少的话,我也愿意去。《觉醒年代》的张永新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导演,我服他,就像《生万物》的刘家成导演一样,我服他们。我喜欢的导演,我能学到东西的导演,我肯定去,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