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芷蕾志在成为国际巨星,追求名誉与财富的坚定决心

辛芷蕾曾表示,她的目标是成为国际巨星,因为她渴望成功和赚钱,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备受关注和追捧的演员,她不断追求自我突破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和表演水平,以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她的这种追求和努力,也反映了她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
北京时间凌晨时分,辛芷蕾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最佳女演员沃尔皮奖杯,在这个“内娱不行”“大花无以为继”“影后断代”的时刻,威尼斯影后花落中国女演员自然格外提神。俗称:飞升了。
前几天的Vogue20周年女星群封,让每个人手写答卷,其中一题是未来想挑战的,辛芷蕾:“未来想挑战VOGUE单封。”
这回所有大刊单人封都不是梦了。
而那张红红火火的封面现在已经变成↓
欧洲三大电影节女主角奖项,此前拿过的华人女星分别有:张曼玉、巩俐、萧芳芳、叶德娴、咏梅。辛芷蕾是第六位拿下三大女主的华人女星。某种程度上是“弯道超车”了各位“大花”(四旦双冰汤圆)。
仅就威尼斯最佳女演员来说,辛芷蕾则是继巩俐、叶德娴后的第三位获奖者。
而我脑子里立刻闪过辛芷蕾说过的话:
“我想红。”
“我承认对金钱有欲望。”
“我是国际巨星辛芷蕾。”
全部都实现了!
映前风波
辛芷蕾凭借电影 《日掛中天》拿下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本片时间排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末日程,通常这是一个不受组委会重视的信号。
另据威尼斯前方的口碑来看,对剧情有狗血过时的批评,但豆瓣抢先出现的短评有若干条肯定了辛芷蕾的表演。
这个电影本身也是一波三折。从男主被指家暴到男主粉大撕辛芷蕾。
《日掛中天》这部戏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是今年元旦节的纷争,当时退圈女演员姜尘称自己与某演员相恋期间被家暴,种种证据指向张颂文,自称是《日掛中天》的女投资人给姜尘打电话试图讨论“封口费”,姜尘将通话录音公布并点出自己控诉的人就是张颂文,《日掛中天》剧组发声明称从未授权任何人针对任何事进行沟通交涉。
到了8月初,因为多伦多电影节给 《日掛中天》的影片简介信息出现了错误,网络传说“多伦多电影节将张颂文除名”,张颂文粉丝直接怒骂剧组竟不能保证张颂文一番大男主的地位,痛斥本片是“小三电影”。
部分偏激的张颂文粉一直攻击辛芷蕾,做黑图为其取绰号39,大概是讽刺辛芷蕾39岁的意思。我也不知道粉丝们这么说有什么意思,毕竟张颂文已经49了。
(△小熊代表张颂文,香肠则是是没品讽刺辛芷蕾嘴唇厚。)
路人态度:小三电影?那很好看了。
哦豁,现在怎么样!祝愿天下每一个被男艺人粉丝开撕的女演员都能有辛芷蕾的事业运哈!
“为了生活”
辛芷蕾本名 辛蕾,出生在 黑龙江鹤岗,这几年鹤岗成为一座网红城市是因为“全国房价最低”,很多年轻人去鹤岗买房。
(△辛芷蕾发过自己的早年照片)
鹤岗女孩辛芷蕾早年生活得也有些辛苦。她自己是姥姥姥爷带大的,姥爷确诊肝癌晚期后到北京来治疗,那时候辛芷蕾在北京打拼每个月生活费2000元,她想带姥爷吃顿烤鸭但是谁也没吃好,因为姥爷知道辛芷蕾没钱不舍得点菜。
另一个缺钱的故事是,瘫痪在床的爸爸想买电脑跟亲友QQ联系,她没有钱买,爸爸去世后她只能给烧纸电脑过去。
(△2018年辛芷蕾参加《星空演讲》)
此外,辛芷蕾还有个弟弟,她说两个人感情很好,她从前一直照顾弟弟。
作为没有钱的家中长女,辛芷蕾也不讳言自己一开始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赚钱”。
出道之前辛芷蕾在哈尔滨读服装设计专业,因为形象好进了模特队,老师推荐她到电视节目里做送道具的礼仪小姐,意外遇上了甄子丹当时的经纪人,经纪人觉得她适合出道就问她想不想做演员。辛芷蕾答应了,直接退学开始工作。(via)
2008年,初出茅庐的辛芷蕾跟梁朝伟拍过才子男装广告,这个广告的导演是关锦鹏,摄影指导是张叔平。(《花样年华》重映时辛芷蕾捧场王家卫参与宣传还提到了这个过往。)
被经纪人发掘、为了生活而从艺,简直有些古典主义明星的味道。这几年的段子有云,以前都是穷人家孩子为了还债当明星,现在都是二代们垄断了出道资源。
出道做了模特之后,辛芷蕾去中戏进修班学习过,接一些小角色。
辛芷蕾的第一个正式角色是2011年电视剧版《画皮》(薛凯琪主演)的素素,很青涩,但哭戏很卖力。
2012年有一部山寨《情定大饭店》的偶像剧《偏偏爱上你》(未购买版权),辛芷蕾在其中扮演的富家小姐角色对应着原版韩剧里宋慧乔的角色,也是从这时开始她有了“小宋慧乔”的名号。
翻开辛芷蕾的早期履历会发现有一部又一部不知名的戏,或是有名有姓的影视剧里一个又一个小角色。
“我对人生充满欲望”
2013年,辛芷蕾就在微博里写下这句话:“是的,我对人生充满欲望。爱情事业金钱朋友,这没什么好隐藏的,加油!”
在那些没有走红的日子里,欲望驱使着她向前。
有一部戏没红但是对她来讲很重要,就是丁黑导演的《拥抱星星的月亮》。辛芷蕾说,自己没做演员的时候就喜欢丁黑导演,喜欢他的电视剧《玉观音》。而 《拥抱星星的月亮》是一个大女主的戏,辛芷蕾看了剧本之后觉得“这个剧本就是为我写的”,于是去面试,她告诉导演自己有强烈的愿望演这个戏,诉说自己的经历以证明自己适合角色,但是导演试了一段戏就让她回去了。
辛芷蕾失望又不甘心,自己再去找剧组说要再试一下,那一次是很多个女演员一起。辛芷蕾承认自己“挺急的”:“因为我自认为我太理解这个剧中的这个人物的感觉了,这个人跟我的经历特别地相像,我觉得这就是为我写的剧本,就一定要我来演,我当时也跟导演、制片人表达了我的想法,很直接,也当着所有演员的面很直接地去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我说我一定要演,结果在我很激动地说完以后,我能感觉到我旁边的人对我异样的眼神…… 怎么那么爱争,那么爱赢呢? 我觉得自己已经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了,能做的就是一直告诉导演,一直告诉他们说我要演这个角色。”
辛芷蕾以为自己第二次面试也是无功而返,但她争取到了。导演当时也有其他选择,比辛芷蕾更知名或更资深的演员。但是辛芷蕾努力地讲述是有用的,导演认可了她本人更贴近角色。
(△ 《拥抱星星的月亮》 )
这种极致的争取是她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公认让辛芷蕾崭露头角的作品是电影《长江图》,她在片中惊人的美丽和脱俗。
本片2016年进入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对于还是个新人的辛芷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会。
争取《长江图》,辛芷蕾的心态是:“别说是艺术片了,这就是我做女一号的第一部电影。”“死了都要拍。”
能拿到这个机会,辛芷蕾的确是个狠人。杨超导演问她能不能游泳的时候,她骗导演说她会,结果她的戏份是要跳入长江。 最后也演下来了。
还有一场戏 需要踩着淤泥往长江深处走,脚底被碎玻璃划伤了也不停下来(拍摄现场有救生员),后来没用上,辛芷蕾也不后悔,还说可以理解导演的剪辑方式。
紧接着就是2017年暑期档的《绣春刀2》,辛芷蕾一刀击中所有人的心,知名度立刻提升。
几个月后辛芷蕾参加演技综艺《演员的诞生》,跟舒畅演《金枝欲孽》片段,两个人都是铆足了劲发狠发癫。
辛芷蕾在宫斗戏里还演出了梗,肉脸被捏变成了表情包。
现场结果是舒畅赢了辛芷蕾,但是辛芷蕾在后采里直接说:“我没有预设过自己会输,我不觉得她有特别好。”
当时更戏剧化的是节目播出后宋丹丹发微博表示现场看和看电视能感受到的细节不同,她看了电视认为辛芷蕾更好,因而对辛芷蕾道歉。
但是经此一役辛芷蕾被贴上了一句话“野心和欲望写在脸上”。她参演综艺时《如懿传》已经开机,等到隔年夏天《如懿传》播出时,辛芷蕾已经是本剧中较受关注的几个女演员之一。
也是因为给公众留下了“欲望”“野心”这样的印象,辛芷蕾几次回应过这类问题。
《时尚芭莎》的视频访问里她说,想红是因为红了的选择权更多,她想要更多更好的角色,所以要红。
更完整的回答就是在上文引用过的星空演讲里:《我为什么拥有一张“写上欲望”的脸》。
辛芷蕾愿意争取,有一个逻辑是她曾经“佛系”过,她承认这种心态的前因是“绝望”,所以去看宗教书籍,告诉自己云淡风轻不争不抢,结果这样试镜状态越来越差,人也越来越不开心。
有个朋友点出她这种心态是逃避,为不努力找借口,而辛芷蕾则因此换了一种思维方式:“ 是,我拥有什么呢?我有什么资格谈不想要、谈放弃呢?所以从此以后我决定要真实地面对自己,因为我还有很多没有实现的梦想,我还有很多消解不了的欲望。 ”
辛芷蕾分享了年少时经历穷困所以对金钱有欲望,因为想要工作机会就努力去争取。
“ 说到欲望这个词,不知足、不安分、不好养,不是错,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也不是错的,因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 我认为欲望不丢人,丢人的是你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还告诉你自己你不想要,然后去嫉妒、嘲笑别人的欲望和别人的成功,我觉得这个是错的,所以我认为欲望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也可以被写作理想。”
“真的喜欢演戏”
辛芷蕾这一路的发展完全“非典型”。她的外形和戏路跟内娱审美主流反过来,而且接的工作五花八门什么角色什么机会都试。
1986年出生的辛芷蕾不会被划入“85花”,因为“85花”演偶像剧出名挣钱的时候她还在一个接一个地跑龙套。在幼态美统治娱乐圈的时候,辛芷蕾崭露头角时已是一张成熟不好惹的面孔了。
她早期没有系统的表演训练就入行了,边工作边学习。一边摸爬滚打一边演戏。一路顺遂备受宠爱的人生固然令人羡慕,但生活本身或许是表演最重要的养分。
辛芷蕾在一个专访里这样回顾:“生活给了我苦难,也赋予了我别样的人生体验,这对于表演都是财富。”(《凤凰生活》2018年3月)
几年前就有个感觉,辛芷蕾 接戏也完全随心所欲,主配正反戏份多少都很随机:《绣春刀2》刚红了,定睛一看她还能在古偶剧里当配角(《斗破苍穹》《狼殿下》),狗血都市剧里她也能演黑化女配(《恋爱先生》);前脚刚听说进了《繁花》剧组,忽然在包贝尔电影《我的女友是机器人》里当女主……通常认为演员上综艺会影响表演质感,但辛芷蕾上《花少》只留下了大大咧咧的笑料,号称“被综艺之神追着喂饭的女人”。
回顾她成名的关键节点,就会发现比起主角配角戏份多少人设好不好之类,真正关键的是:有没有把角色本身演好,至少隔几年要有一个有效的演出。
例如 《绣春刀2》辛芷蕾只是个女配角,但却成为那一年风头一时无两的新演员面孔。而且,王家卫是因为看了《绣春刀2》才决定找她演《繁花》。
在这样一个好故事好剧本欠奉的年代,抓住角色本身有意思的部分,并演出属于自己的特质,可能更重要。
她说她接戏的标准是,喜欢就去。
这不是一句废话文学。辛芷蕾最早是想赚钱才开始演戏的,她后来会疑惑,自己是不是给自己洗脑了才觉得喜欢演戏,但是她演到一定程度可以确认,自己是喜欢演戏,就像樱木花道终于确认自己喜欢打篮球一样。
感谢涛,学习蕾
其实辛芷蕾的事业运也有些奇特,《她杀》杀青是一致看好,但这部电影至今未能见天日。《演员的诞生》播出后都在期待她演奸妃,但《如懿传》终究是被剧本所累,演员们努出来的气场反而被台词情节破功。这次《 日掛中天 》本来一路凶险,电影本身评价也一般,孰料最后辛芷蕾斩获大奖。
网络上一片“感谢赵涛”之声,赵涛作为本届威尼斯评委之一,通常被认为是辛芷蕾拿奖的有利因素,赵涛也的确亲手把奖杯颁给了辛芷蕾。赵涛目前只有 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女主角(但也很厉害了,是首位获得此殊荣的亚洲演员),也没有拿过欧洲三大电影节女主奖,但愿意为中国女演员争取机会,格局!
所以现在网友高呼戛纳欠涛的拿什么还。(贾樟柯你自己反省一下!)
此刻各家花粉最大的愿望:若能入围,定要遇见涛。今天“涛声依旧”才是中国电影的定海神针。
“涛声依旧”加持之下,辛芷蕾的获奖感言提到了自己曾经想做国际巨星的野心:
“我现在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说到做梦,十几年前我刚入行时吹过一个牛——我说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成为一个国际巨星。那时候遭受了很多嘲笑,但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儿了!……我想对所有女孩说:大胆做梦,勇敢去追!万一像我一样实现了呢?……我想对妈妈说:你看!”
几年前,辛芷蕾分享过一个青春期往事,在她生活一团糟的时候,她的QQ签名是:“你的前途一片光明。”她相信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好像就是“吸引力法则”本身,首先你要有愿望,然后要为之努力。
回看辛芷蕾在Vogue分享的人生经验,此刻也格外有参考价值: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总之,辛芷蕾告诉我们:想红的女人就会红,想发财的女人就会发财,想做国际巨星的女人就会闪耀威尼斯,直言欲望的女人就会得到。
梦想还是要有的,先梦先想,然后动手去做。
~更新的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