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芷溪否认拿赵露思炒热度 资源争夺战升级

张芷溪否认拿赵露思炒热度 资源争夺战升级。张芷溪在微博上晒出聊天记录截图,指控赵露思团队抢走了她洽谈半年的古装剧女主角色。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在12小时内突破10亿,两家粉丝在评论区展开激烈争论,使这场资源纠纷升级为内娱艺人与资本之间的正面冲突。
张芷溪提供的证据包括剧本标注、合同草稿和剧组录音。她展示的剧组工作群截图显示,早在2024年11月,她已进入《青簪记》剧本围读阶段,人物小传上有她的亲笔签名。然而,今年3月制片人以“资方要求年轻化”为由终止了合作,三天后赵露思工作室宣布加盟该剧。更令人讽刺的是,赵露思最终的角色造型与张芷溪前期提交的人设方案高度相似,连发髻细节都几乎一致,这种操作让网友直呼“资本吃相太难看”。
从国际视野来看,这种资源争夺暴露出内娱工业化的短板。韩国演员合约中有明确的“角色洽谈期排他性条款”,日本艺能事务所会就资源变动发布正式公告,而内娱仍处于“口头约定不算数”的野蛮生长阶段。中国缺乏标准化的艺人权益保障体系,导致“抢角”成为潜规则。张芷溪的维权被外媒称为“孤独的战斗”。
争议声中,赵露思粉丝质疑张芷溪炒作,翻出她早年的负面新闻;张芷溪的支持者则整理出时间线图谱,证明其从剧本围读到造型设计的完整创作链。更尖锐的讨论集中在“顶流特权”上,当网友发现《青簪记》投资方与赵露思公司存在资本关联时,#资本操控影视圈#话题迅速发酵,业内人士匿名爆料称现在的剧组常给顶流预留修改剧本的权力,这种权力不对等使得普通演员的创作成果随时可能被资本牺牲。
这场风波揭示了内娱资源分配的黑箱。张芷溪为角色提前三个月学习古琴和礼仪,却抵不过资本一句话的变动;而赵露思团队同期轧戏三部,无暇深入角色准备。这种“用心者出局,流量者上位”的现象在近年来愈发严重。《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曾吐槽投资方塞来的流量演员连台词都记不住,《繁花》选角时王家卫坚持试镜三个月才敲定主演。两种创作态度的对比,解释了为何观众对国产剧的抱怨越来越多。
最动人的是张芷溪的维权细节。她在长文中写道:“不是在乎一个角色,是不想让认真创作的人寒心。”她晒出的剧本上贴满便利贴,标注着表演思考。这种对创作的敬畏,与当下内娱浮躁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她在评论区回复网友说:“哪怕以后接不到戏,也要说出来。”这个35岁的女演员展现出的勇气,比任何热搜都更有力量。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张芷溪的喊话像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当资本可以随意践踏创作规律,当认真准备敌不过顶流光环,最终受损的不仅是演员权益,更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品质。这场撕破脸皮的维权或许能推动内娱建立更规范的行业规则,毕竟好作品从来不是资本堆砌的产物,而是无数创作者用真心浇灌的结果。只有当行业给予认真者应有的尊重,中国影视才能真正迎来春暖花开。